70岁的老杜彻夜未眠,坐在床边,盯着地上的三具狗尸体,眼里含着泪。老杜全名叫杜长林,是一个孤寡老人,年轻时在内蒙古当兵,被狗救过一命,此后将狗视为朋友,陆续收养了十多只流浪狗。
年轻时狗救了他一命
“晚上11点左右,雪纳瑞先死,后来蝴蝶犬和京巴也跟着死了。”蹲在地上,抚摸着蝴蝶犬的尸体,老杜又流下了眼泪。
老杜爱狗,源于他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。早年,他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当兵,是一名兽医。一次外出巡诊,发生意外,老杜摔伤了腰,躺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。好在跟他一同出行的狗跑回去带来了人,救了老杜一命。但腰伤从此留下病根,老杜至今也直不起腰。
小狗接二连三死去
海甸岛海苑街一处停工的工地,一间移动板房,是老杜最近几年的住处。几年来,他一共养了13只狗,品种各异,有些还天生残疾,这里也成为了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临时分流点。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安身立命,但最近房东却对老杜下了“逐客令”。
无奈之下,老杜四处捡建材,花了一个月时间,在工地边上自己搭起了一间30平米不到的板房。虽然暂时又有了住的地方,但狗却接二连三的死了。“就是最近两三个月,陆续死了,只剩下四只了。”老杜说,最让他受不了的是,三只狗在26日夜里也一起死去了。
想找出小狗的死因
老杜的住所紧挨一处黑水潭,家徒四壁,一张上下铺床、一张长桌是仅有的像样家具,桌子上放着老杜妻子的骨灰,“我想一直陪着她。”老杜说,妻子离开后,狗是他唯一的陪伴,没想到现在只剩下一只德国牧羊犬。
老杜怀疑是有人投毒害死了狗,27日早上他报了警。海甸岛红岛边防派出所民警查看了现场,暂时未发现投毒迹象,建议老杜找防疫部门检查死因,但防疫部门却没有这项服务。
“只能外面找人来做检验,但是要收钱。”老杜说,他每个月帮人寄养狗才赚500元,自己偶尔去河边捞鱼捞蟹可以赚一两百,六七百就够他花一个月了,没有多余的钱了,但老杜还是想弄清狗是怎么死的。
内蒙古的生活经历让老杜形成了自强的性格,许多人建议无依无靠的他去救助站,但是他始终不愿意。“身体还好,就是眼睛有点问题,还能干活,我想找个工地帮人看看门,顺便可以养狗。”老杜说,这是他的新年愿望。南国都市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