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鼠、蛇类养殖走入困境 广西加紧引导转型转产

农业农村部日前制定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(征求意见稿)》,意味着哪些动物能养殖食用将有官方定论。

广西作为全国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重点省区,当地林业部门10日回应“竹鼠、蛇类等特种养殖怎么办”称,正研究解决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转产、关闭、综合利用及补偿等措施,加紧制订相关配套政策,有序引导从业者转型、转产。

据广西林业局介绍,广西是全国野生动物人工繁育、食用产业发展的重点省区,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种达32种类,主要涉及蛇类、竹鼠、蛙类、豪猪、果子狸等,其中蛇类、竹鼠、蛙类占全区人工繁育量的99.4%。

因竹鼠等未出现在《目录》征求意见稿之列,广西面临着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,特别是蛇类、竹鼠、蛙类等动物处置、转产转型、资金补偿等诸多问题,这些产业同时影响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摘帽。

广西林业局表示,自治区有关部门正积极组织各市县对竹鼠、蛇类等特种养殖产业的从业人员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,全力防止因弃养导致养殖的动物死亡、逃逸、抛弃和私自交易、非法宰杀食用等现象发生。

广西林业局还表示,目前,有关部门正广泛征求意见建议,研究解决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转产、关闭、综合利用及补偿等政策措施。竹鼠等最终如不能列入《畜禽遗传资源目录》,广西有关部门将帮助受影响的合法养殖农户调整、转变生产经营活动,根据实际情况对依法退出给予相应的补偿,有序引导从业者转型、转产。中新网南宁

相关文章